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2489 回復:2 發表於 2012-11-30 12:16:16
累計簽到:2 天
連續簽到:1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12-6-12 19:0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搖滾] 【MFSL金碟系列】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 - 《White Light, W [複製鏈接]

  ]. Q5 z& e( Y# g% q: `

) {; _1 ^  |9 {% N
% [& w! y! ]1 {+ W( }/ o/ t专辑中文名: White Light/White Heat
% J: \- I: C# i: C+ @# o  g% e0 h歌手: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O8 N2 T% t$ s( s. x
资源格式: FLAC1 n6 w6 p1 I3 o; A4 V" B
发行时间: 1974年
- q8 C6 w0 \/ I7 b0 Q" u地区: 美国
! U) n8 f6 {' k: B8 \( \9 D语言: 英语; p+ t" `$ o0 [/ H; {
0 P% r3 X5 \0 F0 o0 P% H
简介:' n8 f7 G- A* W7 z* }
没有一支乐队能像"地下丝绒"那样,给摇滚乐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lou reed,这位天才的音乐家与诗人,将流行与先锋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将之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地下丝绒的音乐其实深深的蕴含了朋克朴素直接的内涵。在六十年代,还没有哪一支乐队能用这么简单的和弦,做出一首首经典之作。更没有一支乐队以刨析人性与社会的阴暗面为主要的创作角度。可以说,地下丝绒是反嬉皮的垮掉者,更是朋克的预言家。它的朴素与直接激励了前朋克的造反者们,而它的内省与唯美,则为后朋克时代的孤儿们指明了通往心灵深处的幽径。: x% E, s4 F' [: u
"White light,white heat"是乐队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同时,它也是乐队的两位天才大师lou reed与john cale最后的一次合作。lou reed更倾向于波谱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流行意识。而john cale则更象一位勇敢的孤行者,他将极端简约的先锋意识融入了音乐中。因此,地下丝绒的歌曲听起来更象是粪堆上盛开的美艳鲜花。lou reed在一座美丽的城市花园中歌唱毒品的赞歌?quot;sister ray",是对这个没有天空的都市最深刻的描画。lou reed的天才在于能用最简单的手法,捕捉住社会腐败的神经,并让一个个努力寻找出口的听者随之一同心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pop,真正的摇滚精神。# {) R/ H! l& A% i, C
专辑曲目:8 N* x1 D7 \+ D1 I! c+ y
01.White Light/White Heat- C! G% f2 M# I# ^$ P) s9 k4 a
02.The Gift
' p" @$ Z& B8 c03.Lady Godiva's Operation
4 Q% |: z9 i) r# @, f) W04.Here She Comes Now  Y$ s3 F' K: }0 G
05.I Heard Her Call My Name# {& j9 d. e; F# ?
06.Sister Ray/ n# Z2 _- N8 t/ U' [% F5 l, P, p
乐队信息:" \& }$ `5 X/ w  @: C
风格: Experimental Rock(试验摇滚) Proto-Punk(原型朋克) Rock & Roll(摇滚)2 V" A2 b6 r+ Z
The Velvet Underground对美国的Rock & Roll有深远的影响。往后十几年的摇滚艺人无不跟随他们的脚步,承袭他们的意识,在那个花与和平的嬉皮年代,V.U.却提出反时代潮流的意识,讲出社会的无力感,使摇滚乐不再只是单纯的音乐,而是充满自省及急呼社会不平的音乐。当时只要是听V.U.的,无不自己搞起乐队,可见他们对当时及后世的摇滚极具影响。
  c" a# [- ]  B) {2 m"Life Was Saved By Rock & Roll"这句由Lou Reed的"Rock & Roll"中所唱出的名言,至今让我确信不已!# @7 o7 K, B9 p5 J8 ?7 H
听过Velvet Underground(以下简称V.U.)的人,总会迷失在那简单的4/4小节,3、4个和弦即可完成的作品。但是在粗糙的White-Noise、呢喃自虐式的演唱以及波谱艺术大师Andy Warhol的华丽包装下,使V.U.在当时的乐队中的确与众不同。
2 j- @2 ?* ~. r% ]  Z2 F$ M4 lJohn Cale在纽约结识Lou Reed,Cale是古典理论作曲家及小提琴手,而Reed是古典钢琴手(在V.U. & Nico中的Sunday Morning就是二人坐在钢琴前Jam出来的),后来加入了Stering Morrison(Guitar,Bass,因患淋巴癌病逝于纽约),Angus Naclise (Drums),后来鼓手更替为Maureen Tucker.% e/ `# ^% |  `0 F2 x+ Y
1966年,他们在Cafe Bizarre驻唱时认识了Andy Warhol,这位以享乐主义为目标的波谱艺术大师,他肯定商业文明所带给人们的便利与舒适,强调艺术不应以曲高和寡为晃子,而将之商业化,使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艺术的华丽与美妙。他不认为如此会贬低艺术的价值,这些观念不但影响了V.U.,也影响了Lou Reed。
) v0 h1 o. h- O: _同时他也引荐Nico,使这位美丽的德国模特能表现她另一面的才华;第一张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在1966年完成,也成为地下乐队的经典,其中的歌词也反应出当时社会的脱节与失序及对社会的疏离感(由"Sunday Morning"、" Run Run Run"中可看出端倪),对药物滥用("Heroin"、" Waiting For The Man")、享乐主义的("Venus In Furs")、性泛滥("Femme Fatal")及Lou Reed对Nico的爱慕所作的"I'll Be Your Mirror")。这些歌词不但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也隐约可看出Andy Warhol的思想潜伏于V.U.的歌词中。8 q1 ^+ D6 O- T
77年5月29日,乐队成员固定下来。分别是:吉他手本纳德·迪肯,贝司彼得·胡克,主唱伊恩·柯蒂斯,鼓手托尼·塔巴克。一个月以后,鼓手离队由史蒂夫·布洛泽戴尔替代。乐队最初的名字Warsaw取自于David Bowie和Brian Eno77年的一首纯乐器作品。- K" T: i0 t5 y  O& U# |' \
Lou Reed在Loaded专辑后单飞,相形之下,John Cale单飞后的前卫摇滚事业似乎叫好不叫座,或许是Cale没有承袭到Warhol的波谱精神吧。不过Reed的摇滚精神不曾落于俗套,从第2张专辑的Transformer来看,Reed已脱离了V.U.的White Noise的影子,但其呢喃式的唱法,简单精辟嘲讽的歌词,及永远都猜不出下一个音符落点的唱法,这些独特的地方都再次的显示了Lou Reed的地位是如此的伟大。一点点干净、一点点悲伤、一点点粗糙、一点点不满、一点点……这些一点点足以造就一连串动听的专辑。. X* d' D1 H* @6 h: p$ l/ u
Andy Warhol曾说V.U.将会比Beatles更有成就。照目前看来也不算过分,受V.U.影响的乐队不计其数,像Sonic Youth、David Bowie、Patti Smith、Jesus And Mary Chain.....以及无数个Punk、Post Punk乐队。在这流行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流行15分钟。这句Warhol的名言在现今的演艺圈偶像歌手林立,在讲求包装的宝岛,Andy Warhol的话似乎有极高的可信度。
1 S6 a5 {. B1 gTracks :! [1 c1 r6 K3 {* R, v3 s; z- o
1. White Light / White Heat (2:48)! i- A9 F& q7 n- i. R
2. The Gift (8:20)
; K4 `) E: A* X: |: K2 i3. Lady Godiva's Operation (4:57), t* k) B* B0 }* z
4. Here She Comes Now (2:05)
" P: R% T& S2 _) T7 m0 R4 e5 h! _& z5. I Heard Her Call My Name (4:40)
% T% |4 d8 K' B# l4 t4 z0 a6. Sister Ray (17:34)
' x. R) k: l& D
# T1 V4 A1 o  \" G, ]/ M
8 b* `; _, v9 c+ |2 q; t# ~  }+ Y  b/ r

. ~+ U) Z/ S9 P. ~/ Y" N- }: Y6 {* V) ~+ W; S# g

! Z; s& _+ t& v- Q
0 N, @: e; k) n; _! V8 H
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
收藏收藏 贊贊(0)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尚未簽到

沙发
發表於 2012-11-30 12:16:16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The Velvet Underground 是支伟大的乐队,致敬。
9 f3 F0 o* V+ i/ E. {
* W* D8 Z, G2 @转一篇评论:7 k9 s% D" H( d( N) f* g6 V: k

) \4 K$ i0 b* u: W2 _, ]地下丝绒牛逼在哪?这是刚接触摇滚音乐史的人爱问的问题。经典的回答是:地下丝绒的噪音理念影响了一批乐队——诸如音速青年之类。但如果你较真一点,就会问问:真的是SY成就了地下丝绒吗?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间的20年哪去了?通常所说的地下丝绒对波普和大卫鲍伊的影响是怎么\回事?这张唱片真的好听吗,噪音玩得水平有多高,音乐到底怎么\样?
' w- c8 Y7 l; m* ]8 Q0 D   & z9 I" j8 m6 c# {# g
   鉴于这张专辑的豆瓣乐评以扯鸡巴淡、扯妮可的情史和扯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思想这三者为主,还是写两句吧。他妈安迪沃霍尔又不搞音乐,封面再牛逼也不是音乐牛逼。
  {4 ~& W0 z, M& ]0 w   4 @# c, w1 u, a6 F- B$ d  e, q8 x
   这张专辑在音乐史上到底什么\地位?
" d6 w1 h9 h7 Z& d   ) q2 H1 X  f" B3 w0 {- q0 j
   如果你了解20世纪西方音乐史,就会知道20世纪的学院派和大众之间的巨大鸿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音乐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这种转移,一方面使得一些欧洲作曲家借由爵士乐和世界音乐填补了学院派在古典音乐上吭\吭\哧哧的努力,另一方面使得美国兴起了属于大美利坚独特的音乐文化-极简主义(Minimalism)。
5 k2 l. z8 ?* p1 V% _  
: x# f* F" H# b% b# r& @- M# B- |   极简主义可以说是第一种真正进入大众文化的严肃音乐。在其进入大众文化的功\劳簿上,不仅有拉蒙特杨、史蒂夫莱奇(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菲利普格拉斯)等一批音乐家,还有一张划时代的、承前启后的唱片——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7 ]) q+ ?. B4 }: }9 J  
4 m2 _4 I6 H$ N( J$ |   谈起地下丝绒,绕不开两个金光闪闪的名字-卢里德和约翰科尔。抛开卢里德杂七杂八的实验音乐不谈,这个名字在中国摇滚青年里可谓为装大逼的神器。但更不为人知的是约翰科尔。其实,地下丝绒之所以为地下丝绒,约翰科尔的作用可能比卢里德更大些。
; A9 t3 D+ v; t+ }1 n  
+ V1 b, D* y8 ?   约翰科尔何许人也?
" K8 v6 ~1 V# D   6 F' Q. R& ]8 G6 d5 j" c. o( V
   60年代初期,拉蒙特杨搞了个音乐计划,就是极简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the Theartre of Eternal Music,约翰科尔就是其中的小提琴手。从音乐素养上,约翰科尔是彻底的学院派,师从过威伯恩的徒弟Humphrey Searle,并且受约翰凯奇的影响很深。如果没有碰到卢里德,约翰科尔可能终其一生在美国的严肃音乐圈里混饭了。 " P6 s1 B$ B0 j+ R! l
  
  Q9 ^3 C* g5 ^4 n8 @" t. W, D   那是1964年的第一场雪,比1963年来得更晚一些。卢里德正苦逼呵呵地给一家叫Pickwick的唱片公司写歌,并且从拉蒙特杨的那批人里雇了三个人,其中之一就是约翰科尔。两人一拍即合,干柴烈火,搞了一个双人乐队叫Primitives。再加上后来的莫里森和Maclise,就成了后来名噪天下的地下丝绒。
5 u3 H1 d2 ?1 a  
6 t) [5 A( F( d" `, v, a   再后来,Maclise退出,塔克尔加入,这伙人遇到了安迪沃霍尔和一个德国模特妮可,搞了张很牛逼的唱片,封面上画了个黄香蕉。 & c) ^" K7 b3 l+ I: W) {
   ' l# K9 H  J8 T) @3 [# n
   拉蒙特杨在1960年前后搞了一系列作品,每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演奏指示。这些作品中的一个就是”To be held for a long time”(要是没错的话应该是1960年7号作品?)。这首作品,几乎贯穿了地下丝绒的这张专辑。在第二首歌 I’m waiting for the man和第六首歌”All tomorrow’s parties“里,这首作品作为背景贯彻其中。在”Heroin”里,科尔、卢里德和塔克尔这三个家伙把拉蒙特杨的Drone Music理念发展到了极致。融合了布鲁斯,老摇滚和TIn Pan Alley,这帮人成功\地把极简主义带到了大众的视野里。这样混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这张唱片一不小心,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张弥补了摇滚和先锋音乐界限的专辑。 2 y+ z3 f- k; }/ O( N: A
  
: t- Y0 w- r' v2 M* o8 l   这就是为什么\这张唱片这么\牛逼的原因所在。
$ o( w' Z0 o+ V6 \   8 R2 ?/ b' G7 |4 v/ e9 l
  最后简要总结一下这张专辑在音乐史上的位置(按时代顺序): + O5 C$ o( b, z3 |  D  z1 j4 h  U
  
0 ~; `/ n9 \& [8 ?- f  勋伯格——创立12音作曲法
  W' l- s- E1 C4 V& s  威伯恩——发现12音体系中的宁静,不变的成分 : l7 W& l& P+ Q) J4 }1 X# G
  约翰凯奇和弗尔德曼——俺们不要12音,俺们要宁静,要大音希声。 3 I  A0 e. E, O4 C* t1 ^
  拉蒙特杨——慢点、再慢点,我要睡着了。 & ~9 q* w8 @( K" E, U8 {2 s( T0 j
  T.Riley——音最好再长点,吭\哧吭\哧。 * `! R  \1 f6 t8 F0 C) V$ {
  史蒂夫莱奇——咱得给咱这派整个名堂啊,极简主义不错。
! I- ?" F0 v7 i# J  菲利普格拉斯——睡觉不行,咱要动起来! $ c6 c% i7 i4 D. {
  地下丝绒——这玩意不错,跟摇滚苟合吧! 8 w" J) E: \" I
  布莱恩伊诺——极简主义牛逼,地下丝绒牛逼!
/ |( ]" k0 X8 o% {8 w/ l  大卫鲍伊——布莱恩伊诺牛逼! 6 I0 j2 `  J# S
  所有听众和玩摇滚的——大卫鲍伊牛逼!
9 |, f3 M+ A" o- y) ]# r. a6 k  菲利普格拉斯——我来给他写个交响曲。
* F6 ]% f! ^7 s4 z  音速青年——操!
% Z) V) G/ E7 W+ L  T6 P  
8 G  e2 H+ U7 S0 B  说点后话:
8 q& {+ b/ Z( f0 w; r9 N; w: Q  
+ o2 n( \) G# L( t" X+ U# R3 R   1 在地下丝绒之后干这个活的是布莱恩伊诺,世界摇滚史上牛逼闪闪的重要人物,我最喜欢的音乐家之一。伊诺在Roxy Music时期的第二张专辑,是另一个把极简主义带到流行音乐中的奇作。再后来,Eno和大卫鲍伊合作,在70年代中期出了三张著名的唱片。在这三张唱片里,大卫鲍伊没有用流行音乐通常的ABA模式,而是采用了极简主义的重复风格。再再后来,极简主义音乐家菲利普格拉斯根据伊诺和鲍伊的Low和Heros创作了他自己的极简主义交响曲。至此,美国的学院派完成了转型,成功\地和大众文化相融合,并且从极简主义催生出了氛围音乐(Ambient Music)。
' F8 U" A# d2 z! @  
$ ?% j8 h3 k( H* g' w4 Y   2 再说说封面上的黄香蕉。安迪沃霍尔的这玩意被视为商品文化,消费主义的至上之作。无独有偶的是,极简主义的重复特性也被文化学者Robert Fink同样视为商品文化和消费主义的代表。就好像电视上不断重复的广告一般,极简主义这种不断重复的音乐本质上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一个缩影。往大了说,这更是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消费主义狂潮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人一直视摇滚乐为大众的,消费主义的,空虚的。 3 V) v. X1 B. t+ B- D
   * O, X4 ]' Z* i5 E( h8 [6 v  q, M
   所以说,放你妈的屁的噪音和反抗吧。唉。 ; W5 V$ ?1 e& z7 n
  
2 Q; Z. U2 Y" S3 X5 @6 w* Y  PS: 音速青年的Moore和Ronaldo第一次相识就是在极简主义迷,格拉斯的忠实粉丝Branca的音乐会上认识的。 3 D( F" x, D3 P" w
   还有,布莱恩伊诺在1975年的专辑《具象音乐》里发布了“基于D大调卡农的三首变奏曲”,和卡农对比着来听,就能知道极简主义的音乐理念是怎么\回事儿了。
9 g$ F# u5 x6 l) k   ; m- a. R6 G8 l; n5 C
  
. ]! f+ N6 Y0 P2 u! U- A6 Z" V  延伸聆听:
+ H! {- n) Q% c( X6 w7 c5 F  La Monte Young - " To be held for a long time"
, y; ~6 X, H. `  Steve Reich - Four organs
$ [2 B9 E4 A. P/ B7 R% w  Roxy Music - For your pleasure
' ?+ [( g; I5 U7 L2 N2 Q9 {% e  David Bowie - Low Heroes + A1 m# x5 d+ u+ ?( l
  Philip Glass - Low Symphony & Hero Symphony
+ p9 e, Y( ?1 c8 \7 f! T  Brain Eno - Music for Airport, Another Green World, Three variations on the Cannon in D major + ^3 {- h, W6 }
  Sonic Youth - 早期的随便一张

回復樓主 親!! 現在是後半夜!妳失眠啦?餓啦?通宵加班?還是想WK啦?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